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。 中冶天工集團 許魯明 攝

說起“執(zhí)拗”,大家第一感覺就是老頑固、一根筋。按照大冶方言來說,那就是一個“芍”,有便宜不占,太蠢。然而父親就是這樣一個執(zhí)拗的人。“絕不占公家的便宜,絕不用‘糖衣炮彈’去腐蝕別人,絕不接受別人‘糖衣炮彈’的腐蝕”這股“三個絕不”的執(zhí)拗勁,成了他一生所有性格的基石。

父親1938年出生,1958年參加工作,是一名老武鋼人、老礦工。那“守山吃、伴山眠”、“不完成任務不下山”萬丈豪情歷歷在目,“不拿公家一針一線”的紀律早已成為了老一代礦工的習慣。

父親一生的工作很簡單,先是一名采礦工,后來做了木匠,接下來做了近20年的施工隊副隊長。雖然算不上什么大官,但是很多包工頭巴結還來不及的呢。

我家是農村的,過去的老房子都是土坯房,家里有七姊妹,孩子大了也不夠住。 1988年,我家決定在農村自留地上蓋房子,因為家里經濟條件有限,父親決定先蓋一層。有一個包工頭得知后,主動給我父親塞紅包。

“方隊長,你這么照顧我,這個就當作是提前給您喬遷賀喜了”?!澳没厝ィ@個絕對不行?!备赣H態(tài)度非常堅決。譚老板見狀后馬上改口:“這里就2000元錢,要不就當是我借給你的行不?”“說了不行就是不行,你如果還這樣,我馬上向紀委報告,而且請示上級讓你退場。你把工地上的活干好了,干漂亮了,就是送給我最好的賀禮了”。父親如此 “油鹽不進”,譚老板也是服了。

在別人看來,父親管施工的,家里也正在蓋房子,要想弄點水泥、沙石建材之類的,是輕而易舉的事情。可父親公私分明,絕不拿公家一針一線。就連我叔叔家當時蓋豬圈想讓我父親給弄2包水泥,也被拒絕了。

那天下午,叔叔來找父親要2袋水泥?!斑@么多水泥,每天多拿少拿一兩袋別人也不知道的啊”。可父親不這樣認為:“水泥是公家的,公交的便宜不能占,想要就得按市場價去買”。叔叔一聽,氣沖沖推著空板車走了。下午下班后,父親自己掏錢給買了兩包水泥,送到叔叔家。弄得叔叔連忙向父親認錯,并執(zhí)意將兩包水泥的錢送到我家里了。

就這樣,父親一次次辨清是非、一次次堅持原則辦事,讓那些不理解他的人,慢慢地理解了、想通了、明白了。

但是有一件事,我好幾年都想不通,我甚至都恨自己的父親了。

記得1991年我從武鋼礦山技校畢業(yè)后,想分配到一個工作稍微輕松的崗位上。

按理說,我父親有這樣的人脈關系幫忙的。父親有個關系很好的師叔當科長?!鞍?,你也學學別人送禮唄。只要你開口,絕對沒問題的”。原本以為父親會把我的事記在心上的了。

可是到9月2日正式分配工作的時候,我傻眼了:我分配當了球磨工。要知道,球磨工是當時選礦最艱苦的,噪音大,粉塵多,勞動強度大。全班19個同學中,只有我和其他3名同學“中大獎”了。面對著碩大的球磨機和艱苦的工作環(huán)境,我當時真的氣瘋了:“你還是不是我爸爸???”

“記住了,兒子,你讓我我去給你師叔送禮,我這不是害他犯錯誤啊。艱苦的崗位越能鍛煉人,當工人一定要有真本事……”父親如此的執(zhí)拗,讓我敗下陣來。

幸運的是,在我父親對我工作分配上“不負責任”的情況下,我遇到了一個有責任的師傅蔡傳本。師傅是一名老黨員,老勞模。在師傅的指導下,在父親的教誨中,僅用2年的時間,我就成為了球磨上的好手。在9年的球磨工作中,我創(chuàng)造了連續(xù)3次榮獲武鋼集團公司和大冶鐵礦球磨技術狀元的記錄。

“當工人一定要有真本事”,父親的這句話一直在鼓勵我不斷前進。11年的球磨工作,讓我實踐著“細磨礦石 精煉人生”的價值理念。我還當了勞模,評為了黃石市道德模范。不僅在球磨上榮獲技術狀元,我還成為了武鋼資源集團公司的公文寫作技術狀元,從一名拿“鍬桿子”的球磨工成長為一名拿“筆桿子”的黨群主管、黨支部書記。在礦山26年的工作歷程,讓我明白了父親“執(zhí)拗”背后的良苦用心。

如今,父親離開我也有7年了。但是父親那股“執(zhí)拗”勁,在我心中永久蕩漾、回味。未來之路,我也將會向父親那樣,干凈做人,清白做事,做一名對企業(yè)忠誠,對自己負責的“執(zhí)拗”人。